引言

畢業(yè)論文是大學生在完成學業(yè)前必須提交的一份重要學術成果。它不僅是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更是對學生研究能力和學術素養(yǎng)的全面考察。為了幫助廣大畢業(yè)生更好地撰寫畢業(yè)論文,本文將提供一份詳細的畢業(yè)論文格式模板,并結合具體案例進行說明。

畢業(yè)論文結構

一份完整的畢業(yè)論文通常包括以下部分:封面、目錄、摘要、關鍵詞、緒論、文獻綜述、研究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參考文獻、附錄和致謝等。下面將對各部分進行詳細介紹。

1. 封面

封面應包括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學號、指導教師姓名及職稱、學院名稱、專業(yè)名稱和提交日期等信息。所有內容均應居中排列,字體為宋體小初,行距20磅。

2. 目錄

目錄應列出論文的主要章節(jié)及其對應的頁碼。目錄中的標題應簡潔明了,使用黑體三號字體,行距固定值16磅。各級標題應縮進兩個字符,且與正文中的標題保持一致。

3. 摘要

摘要是對論文主要內容的高度概括,一般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要素。摘要應簡潔明了,字數控制在200-400字之間。關鍵詞一般為3-5個,用分號隔開。摘要和關鍵詞應置于同一頁上,分別使用宋體四號字體和黑體小四號字體。

4. 緒論

緒論部分主要介紹研究的背景、意義、目的和方法等內容。這一部分需要詳細闡述選題的背景和意義,明確研究的目標和任務,并提出研究的假設或問題。同時,還需要簡要介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術路線。

5. 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對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總結,旨在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依據。在這一部分,需要對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全面、系統的回顧和評價,找出研究的空白點和不足之處,從而為自己的研究定位。

6.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部分主要描述研究所采用的具體方法和步驟,包括數據收集、實驗設計、調查問卷等。這一部分需要詳細說明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過程,以便他人能夠復制和驗證你的研究結果。

7.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部分是對實驗或調查結果的分析解釋。在這一部分,需要將實驗數據以圖表的形式展示出來,并對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解讀;同時,還需要結合理論對結果進行合理的解釋和討論。

8. 結論

結論部分是對整個研究工作的總結和歸納。在這一部分,需要明確指出本研究的主要發(fā)現和貢獻,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和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9.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指文后所列書單以供查考的文章或著作(通稱參考書目)。其著錄方法通常依照《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GB/T 7714—2015執(zhí)行。中文文獻按照作者姓氏的音序排列在前,外文文獻按照姓氏的字母順序排列在后。

10. 附錄

附錄是指放在文末且與內容相關的輔助性資料如調查問卷、原始數據、程序代碼等。這些資料對于理解全文內容有重要作用但不適合放在正文中的內容可以放在附錄中作為補充材料。

結語

以上便是一份完整的畢業(yè)論文格式模板范文的介紹。希望這份模板能夠幫助廣大畢業(yè)生更好地完成畢業(yè)論文的撰寫工作!